2025年9月19日 –, 402CD
現代程式碼編輯器提供了令人驚豔的功能:語法高亮度、自動格式化、以及跳轉定義。這些能力背後的基石,都是「程式語法結構」的解析。
在傳統上,不同語言往往需要各自獨立的 parser 與工具鏈,缺乏一致的標準。GitHub 推出的 Tree-sitter 改變了這個現狀:它能以高效且通用的方式產生 Concrete Syntax Tree (CST),並透過查詢 API 提供給編輯器與 IDE 使用。
這場分享將從基礎到應用,帶你逐步理解:
- Tree-sitter 的核心概念 - parsing/query 系統。
- 實務應用案例 - 在 Neovim 中實作「跳轉定義」功能。
- 未來展望 - 結構化程式碼資料在 AI 領域的潛力:CST/AST 如何輔助 LLM 更精確地理解程式邏輯。
IT 顧問、講者、作家。喜歡快速迭代 (fast iteration) 與提高產出。
現職:
- REPLWARE ( https://replware.dev ) CEO
- 台灣 Clojure 社群 ( https://clojure.tw/ ) 線下活動主辦人
- Taipei dbt Meetup 社群 ( https://medium.com/dbt-local-taiwan ) 線下活動主辦人
著作:
- 從錯誤到創新 ( https://leanpub.com/errors_to_innovation/ )